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民族服饰上的“非遗宝藏”

  服饰       |      2024-04-15 07:33:27

  半岛综合体育每年全国政协大会开幕时,少数民族界的委员步入会场都是一道亮丽风景线。服装作为造型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很多少数民族的服装制作技艺都是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我特别注意到,少数民族界委员们的服装上,隐藏着不少“非遗宝藏”。

  来自广西毛南族的全国政协委员韦震玲,头戴编织的“顶卡花”,她介绍,在毛南山乡随处可以看到头戴“顶卡花”的毛南族少女翩翩起舞,演绎美好的爱情故事。花竹帽编织技艺如今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生于1996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是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和乐作舞的传承人,她创办的文化艺术传承中心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梯田文化的传承学习教学点,身上的盛装都是哈尼绣娘一针一线绣出来的。刺绣,是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重要的组成部分,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特色。哈尼刺绣五彩斑斓,工艺精湛,承载着重要的民族历史、文化记忆和科学价值。

  再看贺丹委员服装中的“西兰卡普”,这是土家织锦,是一种极古老的民间织造工艺,起始于商周的土家织锦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在唐宋时盛行,明清时臻于完美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土家织锦是意蕴丰富文化的艺术品。我国少数民族织锦十分丰富,每个民族的织锦因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审美不同,实用性和功能性也不同。

  除了服装之外,委员们的饰品也是花样繁多,比如,我们鄂温克族的太阳花,是用动物皮毛制作的,皮雕、木雕、彩玉、桦树皮、刺绣、叠绣的圆心象征太阳,四周的毛针象征阳光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寓意温暖吉祥。“太阳花”如今也走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合理利用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传承发展的道路。

  (委员记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邀请支持:本报记者 刘彤)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